量子画廊携杨劲松、李在孝、Quintessenz、Micheal Sebastian Haas、谢玲慧、周蒙六位艺术家参加2019年ART021艺博会。六位艺术家的风格结合在一起,恰如其分地体现量子画廊对国际、先锋、多元性艺术的探索和推动。

参展艺术家:
杨劲松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副主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综合艺术委员会主任。杨劲松是一个重视过程甚于结果的艺术家,因为对他而言,过程不仅只是创作,还包括深入的思考与不断的颠覆。这一点似乎也证明了杨劲松有行动艺术家的本能,“作品”只是他的行动的一个恰当结果而已。
李在孝毕业于韩国弘益大学造型艺术专业。现居韩国首尔,曾在木兰美术馆(首尔,韩国),蒙哥马利美术馆(蒙哥马利,美国),一民美术馆(首尔,韩国)等各大美术馆多次举办个人展览, 并荣获金世中青年雕塑奖、日本兵库县国际绘画大赛优胜奖等国际知名奖项。作品收藏于国立现代美术馆 (韩国)、木兰美术馆(韩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逊艺术博物馆(美国)、Art Sella 雕塑公园(意大利)、 哥德堡植物园(瑞典)等。李在孝在以自然为主题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中尤为出色,他大多使用天然的材料,尤其擅长使用打磨过的木 头,对于表面完成度的苛求让他专注于外表的同时释放了作品内在的能量。
Quintessenz是一个来自德国的双人艺术家组合,由来自柏林的Tomislav Topic和来自汉诺威的Thomas Granseuer组成。他们的艺术作品风格独特,通常在雕塑、绘画以及装置艺术中运用基于涂鸦文化的艺术手法、平面设计训练以及丰富鲜艳的色彩。Quintessenz视空间为他们主要的灵感来源与创作对象: 致力于用他们独特的色彩美学将室内外空间填充,为观赏者打造出华丽新奇的视觉体验。
米迦勒·塞巴斯蒂安·哈斯(Michael Sebastian Haas) 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Karlsruhe)的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哈斯认为发明和应用的过程比单一结果更重要。目前,动力装置是哈斯创作的核心,并在德国和日本也获得了诸多奖项。他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展出,包括中东、欧洲等多家文化机构。哈斯是一位概念艺术家,在创作时,他的学术和教育理念主要来自于艺术的一种通识性:通过自由地结合许多不同的媒体,例如机器人,绘画,摄影,建筑和纺织品等,他为他独创的 “艺术系统” 赋予了生命。
谢玲慧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第二工作室,并被保送至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第三工作室获得硕士学位。谢玲慧的艺术创作,借用女性对于生物体变化的敏感,以最直接的角度切入生命应对现代化进程的态度。其中大量运用的荧粉色凸显谢玲慧带有鲜明私人气质的创作风格,并以对自身情感与感官的观察为起点,通过结合涂鸦、拼贴等大胆的手法将细腻的思绪以“超量信息”的方式在作品中呈现,欲以此激起观众对感官体验的记忆。
周蒙本科毕业于英国伦敦坎伯维尔艺术学院绘画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动态影像专业。作为艺术家,周蒙也在不断突破自身的界限与认知,绘画,装置,雕塑,气味, 声音,影像,一切都是他服务于表达自身思想的工具。周蒙的绘画和影像作品,虽然表现形式多人物化, 却建立在一个架空的构造之上,回归至人的源。脱离社会影响,以自身构筑价值,而非现实物质,他的人物也活在自由的理想乡里。